首页

冷柔踩踏

时间:2025-05-27 11:27:14 作者:从文博会数据看中国文化产业澎湃动能 浏览量:23181

  新华社深圳5月25日电(记者白瑜)第二十一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(以下简称“文博会”)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举行。历经21届发展,文博会记录了中国文化产业迸发出的澎湃动能,文博会也从“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”迈向“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”。

  今年的文博会首设人工智能展区,重点突出博览和交易功能,多项指标迎来新高、多个项目属于首创。

  ——繁荣场景展示文化产业蓬勃动力。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中,12万件文化产品现场展示,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现场交易,22项促交易措施落地,展馆展览总面积16万平方米,6280家政府组团、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,比上届增加265家。其中,线下参展企业3300家,比上届增加224家;线上参展企业2980家,比上届增加41家。

  ——“海外朋友圈”进一步扩大。海外展商、海外专业观众等国际合作多项指标达历史新高。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、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,国际化占比达20%。其中,线下参展海外展商132家,线上参展海外展商173家;覆盖65个国家和地区,包括线下参展国家和地区40个,线上参展国家和地区25个。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的共3.5万余名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,其中1.2万余名线下参会,2.3万余名线上参会。

  ——博览会交易功能“硬实力”增强。作为一场国际化、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,“交易力”是文博会的“生命力”。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展期组织近200场包括新品发布会、招商引资、项目签约、订货会等在内的活动。仅开幕式首日,广东展团18个重点项目在现场顺利签约;湖北省有关企业完成了6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签约,总金额达28.3亿元;浙江省莲偶科技(海宁)有限公司实现签约金额7亿元,拿下本届文博会开展以来浙江参展企业最大订单……数据显示,自第一届文博会开办以来,文博会累计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,服务企业超4.5万家,展示展品200万种,堪称全球文化贸易的“超级市场”。

  ——文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。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,广东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508亿元,按可比口径计算,比上年增长11.0%。其中,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963亿元,增长8.2%。2024年,深圳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3754家,实现营业收入12875.08亿元,占全省的51.5%、全国的9.1%;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2.1%,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增速6.1和5.5个百分点。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30多名作家走进湖南祁阳 共探如何写好新时代“山乡巨变”

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,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,激发共产党员崇高理想追求,把以权谋私、贪污腐败看成是极大的耻辱。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,督促领导干部从严管好亲属子女。积极宣传廉洁理念、廉洁典型,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。

日本“和平之旅访华团”:为追寻南京大屠杀真相而奔走

六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《中国—中亚峰会西安宣言》,并通过了《中国—中亚峰会成果清单》,并决定以举办这次峰会为契机,正式成立中国—中亚元首会晤机制,每两年举办一次,轮流在中国和中亚国家举办。

福建漳州:森林消防开展昼夜灭火演练

羽毛球队向来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夺金大户。自1992年羽毛球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以来,国羽共获得20枚金牌。伦敦奥运会国羽包揽五金达到顶峰,随后有所滑坡,上届收获2金4银。

辽宁省委书记、省长喊话:山海关不住,投资到辽宁

变得更加智能的还有地下燃气管网,在山东济南,智慧燃气运营平台已经将工程建设、通气点火、安检维修、管网巡检等生产运营和服务全流程纳入其中,通过自动化数据分析和智能监控等手段,让地下每根“毛细血管”都“清晰可见”,调度人员能实时掌握运行状况,保障千家万户的用气安全。

历史真相再现 纪录电影《里斯本丸沉没》浙江东极首映

专家组按照中国农业农村部超级稻测产方法,随机抽取了3块水稻田进行机械收割,机器脱粒后经测水、除杂、称重。其中1号田亩产1316.5公斤,2号田亩产1249.4公斤,3号田亩产1188.6公斤,三块田平均亩产1251.5公斤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